最近朋友推荐我看一本书 --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这本书真的是写得不错,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大家如果有空,可以去逛逛书局找这本书。
有一篇大概是这样写的:
如今的大学生,短短4年时间里事物繁多,很难修满足够的学分顺利毕业。还有些学生做实习生,交换生,做兼职,以便累积经验在自己的简历添上独特的一笔。如果碰上重修,转系或换专业,又要延后一两年毕业。
很多正值青春年少的人,在时间面前也会表现得战战兢兢不知所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往往还在懵懂之中,不知自己如何度过了之前的新生生涯,而一到大三阶段就开始抱怨快毕业了,自己毫无准备,对未来仍然不知所措。而那一些好不容易熬到了毕业却没有找到适合工作和理想去处的年轻人,每一天更是在焦虑和沮丧中度过。--- 这篇真是写出你我的心声呀。
作者鼓励我们面对这种状况应该要换个角度想想,那么我们才会有冲劲,继续努力地奋斗!
“如果将人出生到死亡的时间比作一天的24小时,那么你觉得自己现在正活在几点钟?是温暖和煦的清晨还是烈日当头的正午呢?刚刚大学毕业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正处在刚刚吃过午饭,马上准备开工的下午一至两点呢?
拿出计算器计算一下,假设你大学毕业时是24岁,又假如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那么24岁时相当于早上的7点12分。”
我看到了这一段后,是的,我充满了力量。我之前一直埋怨自己说,好好的干嘛转系,现在身边的人都快要毕业了,自己还有一年!不过想一想,如果自己坚持读自己不喜欢的科目,也许我也不开心,我不会认识到现在这班38的朋友。时间,每个人都还是有的。作者说,29岁是上午的8点42分,而60岁只是下午的3点。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快了一步,或者慢了一步,并不对未来起决定性的作用。
有些人抱着“我已经来不及了”的态度自暴自弃,是一种自欺欺人。切记不能为自己制造放弃或逃避的借口。你现在所处的时间还很早,现在的你拥有大把的时间,未来悬而未决,没有什么不能改变。
原来我们都处在--距离一天结束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有这么一句台词:“人生从不会嫌太年轻或太老,一切都刚刚好。”
你们看了,是不是也对人生有所改观,有些希望与期待呢?
纯粹是分享,希望你们也喜欢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